(6月17日,新加坡)在全球贸易格局不断演变的当下,亚细安国家在2024年第一季度对美国的出口额首次超过了中国,这一变化预示着中美贸易战的溢出效应对全球供应链重组的深远影响。
根据外媒的数据汇总,亚细安对美国的出口额达到了672亿美元(约909亿新元),而对中国的出口额则为570亿美元(约771亿新元)。其中,马来西亚第一季度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长8%,而对中国的出口下降3.3%;泰国对美出口也增长了9.8%;越南第一季度对美出口增长高达24%,达257亿美元(约348亿新元),增幅居亚细安之首。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中美贸易战导致美国对中国的部分出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这降低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为亚细安国家提供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其次,中美关系近期来不断地复杂化导致美国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可能倾向于主动寻求供应链多样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而亚细安国家因其地理位置、成本优势和劳动力资源,成为美国企业的理想选择。
战略咨询公司鲍尔亚洲集团(BowerGroupAsia)董事阿丽娜说:“美国公司希望规避风险,使供应链多样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马来西亚因其强大的制造业、战略位置和大量熟练的劳动力,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选择。”
越南经济学家黎登营指出,越南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对美国出口服装和电子产品等商品,美国和越南互为补充。他也指出,中美贸易战的溢出效应给越南带来好处。“中国对美国的部分出口产品被征收高额关税,降低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为越南出口产品创造一定的优势。”
然而,这一变化并非没有挑战。由于美国加征关税,并减少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却带动从越南的进口激增,连带增加了越南从中国的进口,形成中越美贸易共生关系。中越美三方的贸易量激增,导致贸易失衡大幅增加。越南去年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接近1050亿美元(约1420亿新元)。目前,在美国贸易逆差国排行榜上,越南仅排在中国、墨西哥和欧盟之后。
有外媒通过联合国和中越美三国的贸易、海关和投资数据,得出这三国在贸易上日益形成共生关系的结论。世界银行及数名经济学家和供应链专家的预估数据也证实了这项结论。据世界银行提供给外媒的预估数据显示,越南从中国进口以及对美出口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度达96%。
更甚之,美国商务部发现,一些产品虽然贴上“越南制造”的标签,实际上却没有在越南进行任何增值。这表明,一些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在越中资企业可能通过越南避开被美国加征的额外关税。
由于全球供应链流动性和开放性,中资企业通过越南让受制裁产品可以另辟蹊径流入欧美这种方法难以被管制。尽管美国近期正考虑给予越南市场经济地位,但这可能促使美国在今年底的选举后,也对越南加征关税。
新加坡作为亚细安对外贸易枢纽中心,其经济多元化和开放性使其能够从这一贸易转移中获益。新加坡的金融服务、物流和贸易中心地位,使其成为亚细安国家与美国之间贸易的桥梁。随着亚细安对美出口的增加,新加坡的港口和机场将更加繁忙,金融服务需求也将随之增长。
此外,亚细安国家获得新的贸易机会,也意味着该地区将面临更多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这将促进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提高亚细安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同时,这也将为亚细安国家带来技术转移和知识共享的机会,提高整个地区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然而,亚细安国家也需要警惕潜在的风险。随着对美出口的增加,亚细安国家可能会面临美国市场的需求波动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亚细安国家需要加强自身的区域供应链管理和风险评估能力,以应对可能的贸易争端和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