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企拓展华南数量下降,在华...

欧企拓展华南数量下降,在华信心减弱

17794

(6月6日,新加坡)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和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欧洲企业在华南地区的商业信心正在减弱。根据中国欧盟商会华南分会于6月5日发布欧洲企业在华南商业信心的调查报告,超过三成的华南欧企去年收入下滑,华南地区也是在华欧洲企业业务下滑最严重的地区。

去年,华南欧企的营收和利润同比分别下降了38%和32%,这一跌幅在全中国范围内是最高的。而其中营业额跌幅超过20%的企业的比例也占到了17%,是中国所有地区中比率最高的。这表明华南地区的欧洲企业在盈利能力上对比其他地区更加疲软。

华南地区的欧洲企业在2023年的营收和利润的下降,使得华南欧企对该地区未来两年的盈利能力和业务增长持悲观态度。调查显示,55%的受访企业对未来两年的盈利感到悲观;而对业务增长持乐观态度的企业仅有26%,这项比例在全国范围内为最低水平。同时,营业成本的提高,导致了营商环境变得更加困难,致使有意在华南地区拓展业务的欧企数量从一年前的77%下降至73%,有9%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选择其他亚洲国家进行业务拓展和投资。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华南董事会主席高志豪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华南地区的欧企的投资以制造业为主,而中国在电动车、锂电池及太阳能这“新三样”工业中因产能过剩而引发的价格战,使得华南欧企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产能过剩问题也在影响华南欧企的商业信心。调查中,36%的受访者观察到所属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10%受访者预计本行业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产能过剩。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有71%的华南欧企选择降低价格,其中42%的企业进行了大幅降价。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华南董事会主席高志豪

根据中国欧盟商会在今年5月中旬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2024》报告显示,欧洲企业对华投资兴趣降至14年来的最低点。高志豪在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表示,欧洲企业对中国经济放缓、全球经济趋软以及中美竞争这三大影响在中业务的因素感到担忧,“在冠病限制政策结束后,大家都期待重新开展业务,在2023年迎来丰收年。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房地产持续低迷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这是我们意料之外的事。”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外国对华直接投资(FDI)总额同比下降27.9%。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商务部去年7月依托外贸外资协调服务机制,升级建立了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中国政府致力于打造一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并鼓励国内外企业公平竞争、合作发展。他强调,商务部将“有事必应,无事不扰”,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营造一个可预期、更优质的营商环境。

此外,中国自去年12月起放宽了对部分欧洲国家的入境规定,11个欧洲国家护照持有者可以免签进入中国,随着越来越多欧洲商团来到华南地区考察,他们对当地的营商环境的认知可能会有新的变化。不过,高志豪也强调,虽然欧洲商团看到中国的环境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恶劣,对中国的认知可能有所改变,但实际的商业环境和挑战仍然存在。想要提高欧洲企业在华南地区的商业信心,政府还需要做出更多政策和措施上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