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人:平凡中的永续

陈立人:平凡中的永续

335558

文:宋娓 摄影:蔡清福

在中国,陈嘉庚是归国华侨的代名词,是爱国主义的化身。1980年以来,每逢陈嘉庚的整十诞辰,福建、北京都会有大规模庆祝,学术界的研究陈嘉庚热更是温度不减。陈立人先生是一代先贤陈嘉庚先生的长孙。今年8月《时代财智》加入陈立人先生吉隆坡之行,在拜访从旁理解到一代南洋侨领陈嘉庚于新加坡、中国、东南亚的意义,也从陈立人先生这里感受到,祖父对于家族、对于他们个人和后代,他们坚守一份精神遗产的执着和付出。

陈铭(Daryl Tan)向父亲陈立人(Tan Dib Jin)敬茶,继承使命弘扬嘉庚精神。(图:蔡清福)

今年73岁的陈立人先生(Tan Dib Jin)常居新加坡。他的住家地点位于一段小路的角头,一个偌大的院子被打理得绿意盎然,好像植物园。这两三年,他难得的呆在新加坡“停飞”了。不过这也是他较为宽慰的几年,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儿子陈铭(Daryl Tan)从居住了35年的西班牙回到了新加坡,要帮助父亲重振曾祖父的精神遗产。用陈铭的话说:我没有想到,我有一个这么了不起的曾祖父!

疫情之前,他家的客厅里总有两个行李箱随时待命,根据目的地的气候,一旦要出国,陈立人拉上一只说走就走。最近,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Tan Kah Kee Foundation)举办了“第二届国际中学生陈嘉庚常识比赛”,他受邀做演讲。这是一个短途旅行,陈立人带上最简单的行李,父子二人驱车来到了吉隆坡。

大马,嘉庚精神方兴未艾

坐落在吉隆坡茨厂街(Jalan Petaling)的陈氏书院,是马来西亚华人历史文化之旅的打卡地。这座早期由陈氏宗亲创建的书院,如今引入了“陈氏书院名人堂”,给这座126年的古建筑带来了百年新气象。

2022年8月27日也是华人八月初一,在清晨的袅袅香火中,陈氏书院在会长陈金稳(Tan Kim Onm)和董事成员及宗亲见证下,在庄严的德星堂进行了祭祖仪式。陈立人作为长孙,首先祭拜一炷香,儿子紧跟其后也像父亲那样敬香拜祖。作为陈嘉庚的曾孙,这是陈铭在陈氏书院第一次参加祭拜仪式,虽是天主教徒,不过对祖先的祈祷一直是他生活和传统的一部分。

陈铭(上香者)第一次在陈氏书院参与陈氏祭拜,对祖先的祈祷一直是他生活和传统的一部分。陈氏书院会长陈金稳(中),陈立人(右三),财政陈国展(右二)。

作为成功的企业家、著名的教育家和世人敬仰的慈善家,陈嘉庚(1874-1961)荣膺由陈氏书院颁发的陈氏族人名人称号。父子二人这次来吉隆坡,也是来领取这份殊荣。当天下午,陈立人把这枚纪念章移交给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保留,为教育赋能,分校校长王瑞芳教授代为接收。

上世纪初,陈嘉庚在南洋艰苦创业取得成功之后,于1913年开始先后在家乡创办集美小学,1921年,陈嘉庚又倾资创办了厦门大学,认捐400万银元,同时在南洋各地也倡办和赞助许多学校。据统计,从1904年创业到1931年多数企业破产,陈嘉庚共支出 1331 万新元,其中 1217 万用于兴办学校。他把赚来的钱,90%以上都用在了办学上,先后创办和资助的各种类型学校总数达 118所,为教育事业倾其所有。在遇到世界经济危机企业经营困难之国际,他仍从多方筹资办学,并于1937年无条件地将厦门大学献给中国政府。

陈嘉庚于1950年回到集美村定居,那时陈立人才一岁多。记忆中,祖父经常寄出越洋信件来筹款。在他幼小的年龄,经常看到父亲、姑姑、姑丈们常常在客厅里商量,如何帮祖父筹集款项建设厦大的校舍。陈立人说,建设厦门大学是祖父毕生的事业。当年祖父逃难时在印尼爪哇避难,家就住在日军军营后面。在那样的情况下,他还是照常工作,写下《南侨回忆录》。他希望把教育的薪火继续传承下去,传到有华人在的地方。

在吉隆坡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校园的陈嘉庚塑像前,陈立人向祖父深深一鞠,以表缅怀之前。

 “老爷子一辈子生活简朴,但是在捐资兴学方面却不惜一切,”陈立人回忆道,祖父常说,“财自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出。”

在陈嘉庚的倡导和带动下,兴学教育蔚然成风,大批华侨华人热心公益,襄助社会事业。作为少数群体的马国华社在不断受到冲击的狭小空间中求存,成为“二等公民”。华人社会长期以来维护和发展华文教育的工作,已经汇成一个争取华族公平权益,捍卫基本人权的社会运动。华社已把兴办华教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华族要持守自身的民族文化,否则,自身也就不存在了!这是华裔安身立命之本。

陈嘉庚的影响是无穷无尽的。全马各地,兴办教育的热诚,有增无减。90年代曾有一份在马来华教的调查,显示马国兴办华校70%以上是“陈嘉庚因素”,可见他的时代并没有结束。随着时间发展,嘉庚精神具有新的时代意义。可以说,重视和传承华文教育者,人人都是陈嘉庚的接班人,都是在发扬光大嘉庚精神。

无独有偶,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承办及陈氏书院支持的“第二届国际中学生陈嘉庚常识比赛”也印证了这一点。这次参加比赛的学校来自马来西亚、香港和菲律宾,经过三个月的初赛,复赛和选拔,最后成绩在8月28日揭晓了,马国参赛队伍表现优异,囊括冠亚季军奖。一间参赛中学的辅导老师说,学习陈嘉庚生平,有利于增加学生辨别是非的价值观。宽柔中学的一位参赛选手说,嘉庚精神中包括诚信,这值得效仿。

相对马国华族对文化的重视,主办单位香港的陈嘉庚基金联谊会主席卢文瑞表示,这次知识比赛发挥了“从侨到桥”,鼓励青少年对外交流。中国侨联发来贺信则予以肯定重视,对于弘扬嘉庚精神,引领香港青年爱国爱港爱乡,拥护一国两制,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不止是教育,陈嘉庚对马国社会各领域贡献良多。2011年6月,大马华商与文教推手——马中友好协会秘书长陈凯希与隆雪华堂会展陈友信发起成立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该机构于2013年4月正式成立。

发起人之一——陈凯希(Tan Khai Hee)先生在今年2月去世。他生前曾表示,为了缅怀陈嘉庚一生的丰功伟绩与高风亮节,以激励后人,并向社会传达‘诚信果毅、克己奉公、匡扶正义、无私奉献’的正面价值观,要积极争取注册成立陈嘉庚基金。

在马来西亚柔佛古来矗立的“南侨二战抗日机工暨罹难同胞纪念碑”。

嘉庚精神并没有离开。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南部的古来,在高速公路边矗立着一座“南侨二战抗日机工暨罹难同胞纪念碑”,是在2012年8月12日动土,隔年8月12日完成,系“古来华团探缅南侨机工史实筹委会”所立,是古来28个华人社团齐心协力建成。其中之一的社团,柔佛州河婆同乡会会长吴国文(Ng Guek Voon)说,陈嘉庚领导和组织了南洋华侨的抗日救亡运动,当时加入机工队伍的并非只有华人,还有印度人、马来人,是响应陈嘉庚先生正义使然的感召。纪念碑不仅铭记历史,也见证了华团的凝聚和团结力量,倡导和平及珍惜和睦。

新加坡,欢迎陈嘉庚回归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1980年代初,在新加坡的一次采访中说到,陈嘉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嘉庚其实是新加坡的,不只是中国的,他的精神是超越国界的。

陈嘉庚17岁赴新加坡随父经商,1950年回到中国度过余生11年,他在新加坡前后生活近60年。陈嘉庚是上世纪上半期最具影响的华人,在新加坡是实业家、教育倡导者、社群领袖和慈善家,他是新加坡的一员。

1923年到1925年间是陈嘉庚公司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他拥有资产1,500万新币,短短三年中他获利1,070万元左右,雇用员工数万人,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橡胶大王”和大实业家,是当时南洋最富有的侨商。陈嘉庚的“钟”标产品在当时的新加坡、南洋和中国大城市是家喻户晓的品牌,在桥南路和桥北路就有5家分销店。此外,他在香港及中国大陆拥有许多企业,譬如香港的集友银行。

陈嘉庚力推教育,在新加坡推动协办五所中小学:道南、爱同、崇福、华侨中学和南侨中学。他认为“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华人要摆脱贫困与无知,关键是兴办现代教育”。

新加坡历史学家王庚武教授在1993年的演讲中,提出那些想追随陈嘉庚的华人所可采用的四种模式:在外地赚钱后衣锦还乡,建桥修路,这是好华侨的模式;把从新家园赚到的钱,取之于民用之于社会,帮助新家园繁荣昌盛;如果新家园不符合安居乐业的条件就撤退,迁徙到更适合发展更有身份认同的地方;善用能力资源扩大地方势力,必要时走入政治领域来捍卫华人权益,甚至致力于帮中国变得繁荣昌盛。

在2019年,时隔25年,王庚武教授在华中100周年的公开讲座的演讲中,再对这四种模式又有新的看法。今日中国非常强大,并不需要海外华侨把钱寄回去帮助乡民。华裔优先发展当地新家园才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他认为,无论是哪个国家或政府,都会要求自己的公民促进当地企业,也会鼓励大家投资在对自己国家有利的项目上。他相信如果陈嘉庚生活在今天,他会很直接,很热心的关怀新家园的社群组织,就像他当年关怀自己的家乡集美一样。

在2008年,由国家图书馆和陈嘉庚基金联手推出的“陈嘉庚与李光前”展览上,有一份珍贵展品:1949年4月11日新加坡政府签发的,上面有金森总督的签名,国籍是“英籍民;联合王国暨殖民地公民”。陈嘉庚就是拿着这份护照前往北京,作为“华侨首席代表”,参与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厦门华侨博物院前院长陈毅明副教授则认为,是新加坡成就了陈嘉庚。新加坡的华侨占本地人口比率70%,这其中又以闽南人为主。19世纪中到20世纪中,是海外华侨成长最茁壮的时期。新加坡是东南亚的政经文教中心,英殖民地法制相对健全。陈嘉庚在新加坡放眼看世界,不仅成就了事业,也学到先进理念。

她指出,如果仅认为嘉庚精神是办学或慈善,那很表面。“嘉庚精神是文化,确切的说,是民族文化。他常说,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办学校就是让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不仅是国家政府的事,也是每个国民的事。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自动自发,认为是天经地义的。”陈嘉庚倾家办学,自己却非常节省。他创办集美,厦大,这些学校不仅为中国培养人才,也为东南亚输送人才,输送教员。我们需要从华人角度,从发展角度,来看待嘉庚精神。

时至今日,新加坡社会仍受惠于陈嘉庚在各方面的开创之功,他的精神遗产是新加坡用之不竭的财富。新加坡在纪念开埠200周年推出的20元纪念钞票上,向八名奠下现代新加坡根基的代表人物致敬,其中包括华人教育先驱陈嘉庚。今天,在新加坡华侨中学旁的地铁站,以该校创办人——陈嘉庚 (Tan Kah Kee)而命名,也见证着嘉庚的回归。

今年73岁的陈立人(Tan Dib Jin)仍然活跃在推广传播陈嘉庚精神的事务中,教育和慈善是重点。通过言传身教,他给儿子陈铭也树立了榜样。 (图:蔡清福)

名人之后,仍需自食其力

陈立人是香港集友银行(Chiyu Banking)股东,也是集美大学校董会常务校董。集友银行由祖父陈嘉庚创办,明年将迎来80周年,该银行稳健发展,在香港设有24间分行,在中国有六间分行,派发集美学校股息红利超过25亿港元,资助上万名贫穷学生。

陈立人不仅能讲流利的英文、马来文,还有一口发音几乎能带些“京片子”的华语。在客厅一侧墙面上,有一张他穿着巴迪(Batik,蜡染印花布)风格的改良式中山装,被中国领导人接见的照片。巴迪是他最喜欢的布料之一,多数时候他都是买布再请人裁剪。

在外人的眼光里,他或许应该继承父辈或者祖辈的家业,抑或家族内有源源不断的商机,这些事情足够让他打理和度过一生。陈立人告诉记者,“老爷子将一生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全拿去做公益,自己的儿女没分得一分钱。我们这样说,可能没几个人会相信。”他习惯以“老爷子”来称呼祖父陈嘉庚先生。

“我们家族的每个人都必须自食其力。”他随手拿出几个鲜艳的毛线编织品,这是他自己一针一针编织出来的,“这个可以挂在行李箱上,颜色鲜艳好辨认。”他在年轻时是一名专业的造型师,造型作品还得过大奖。

陈嘉庚一生有四房妻室,共育有九男八女。长子陈济民(1894年—1989年)——即陈立人的父亲,是与原配张宝果所生,张宝果最后在新加坡去世。陈立人家中二楼的陈列处,摆放着数本厚重的相册,记载了陈济民家族和中国的往来,以及孩子们的成长。

因为父亲排行老大,陈立人从小就耳濡目染父亲参与祖父和家族的事情,对祖父为民族事业和教育奔走产生由衷的敬佩。每年学校10月底假期,陈立人最忙的时候就开始了,他要组织陈嘉庚在新加坡创办推动的几所学校里小四和小五学生到厦门参观和了解今日中国。他不仅要联络安排行程,还要寻找赞助,他希望未来能优先考虑名额给贫困生和外籍学生,给他们多些与外界交流的机会。

陈立人回忆说,小时候看到妈妈非常勤劳,他学会了做家务。后来每年过年将近100人来团拜用餐,都是由他来操持,传统上有四糕必不可少:年糕、萝卜糕、芋头糕、南瓜糕。陈立人对家事如数家珍。只要在新加坡,每个星期天,父子二人会去勿洛(Bedok)居民大牌105楼下去做义工,分发粥食给需要的人群。

虽然有“名人之后”的光环,陈立人却说,他们承担的责任要比普通人更大一些。中国出于对陈嘉庚的尊敬和爱戴,会关注他们的家庭,对嘉庚的后代充满希望。所以作为陈家后代,对自己的要求必须严格。

2019年,陈立人向厦门华侨博物院捐赠9箱百余件新加坡华侨华人家居生活实物,其中包括陈嘉庚先生和家人使用过的物件。1997年,他曾代表家族受中国邀请出席“香港97回归”收到很多的礼物,过后他都捐给了厦门华侨博物院。

厦门华侨博物院是陈嘉庚1956亲自创办,1959年开放。陈立人说,“我希望能稍微有一个安静的世界。纪念和继续发扬光大我们老爷子的地方,就是把这些物品都捐给华侨博物院,让更多公众有机会去接触,去了解和去认识。”虽然儿子回到了新加坡,但是陈立人不希望儿子“为名所累”,“当名字常被别人念叨,这样会给他的压力更大。我只希望他能做一个人中人,踏踏实实继续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陈铭并没有让父亲失望。这次在吉隆坡,他为陈氏书院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合作穿针引线,为后年轻人搭建一个在经济、实业上互利互助的平台。在他看来,厦大工商管理硕士(MBA)学生,而陈氏书院具有提供学子人脉和商业网络的资源。借助中国“一带一路”的优势,陈氏书院与厦门大学就能实现资源对接和整合,实现双赢。今年9月初,陈铭受邀担任厦门市海外联谊会(第六届)副会长(西班牙)。

陈铭说,曾祖父也是一位发明家。当时他工厂生产的凤梨罐头的密封技术,就是曾祖父的发明,只是那个时候他并没有申请专利。言语间,陈铭充满了对陈嘉庚的敬佩。“曾祖父给我们家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诚信、教育兴国、慈善、这些精神内涵仍有待我们去实践和发展。接下来,我的使命就是把嘉庚精神传播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