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80%SME提升员工技能...

新80%SME提升员工技能面临挑战

4937

2016年11月2日,新加坡——目前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都在他们的人力技能培训上有所投入,尽管他们中的80%的企业都面临这方面的困难。

这是由DP咨询集团进行的2016年中小型企业发展(SMED)调查的重要发现之一。DP咨询集团是新加坡领先的商务情报和信用分析的信息提供商。这项调查也已进入第14个年头,本次调查中,共有2513家中小型企业参与了今年的这项调查。

这个调查发现68%的新加坡中小型企业在人力发展项目上进行投资以提高他们人才的技能水平。建筑施工企业最可能在技能培训上进行投入(88%)。紧接着是信息通讯企业,有75%的企业在人才技能培训上进行投入。批发(56%)和零售(62%)行业在技能培训上的投入相对较少。

在技能培训有投入的企业中,有66%的企业每年在每个员工的投入上都只有不到500新元,其中有18%的企业在每个员工的技能培训投入每年都只有不到100新元。

根据调查,85%的中小型企业在提升人才技能上都困难重重。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困境最大(90%),而零售业则相对较轻(74%)。

主要的困难就是很多企业认为人力资源已经足够精益。另外有38%的企业认为他们需要优先考量和关注其他的资源。

DP咨询集团的营运总监张中瀚(Lincoln Teo)先生认为提升员工的技能将是接下来几年新加坡中小型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

“新加坡正进入一个缓慢的发展阶段,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正面临需要增加收入,同时又要控制成本,提高产量的困境。实行技能培训和发展的策略,同时又要让员工们继续着眼于日常的工作这会是一个很微妙的平衡。”

“在过去的几年里,在中小企业上的关注变得愈发精益和更加重视产量来维持竞争力,许多中小型企业并没有产能去重新调配他们的员工去参加技能培训,因为这样会影响公司日常的运营。”

“采取灵活快速并且以技术为主的培训项目例如以特殊情景为基础的学习对于中小型企业及他们的人力资源来说会是更有效的投入。”

“成本总会是中小型企业考量他们在培训投入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的企业在每个员工的培训投入上每年都不超过500新元,这说明很多中小企业只完成了一些必须的培训投入,并非他们想要的。”

“中小型企业在培训上的一部分支出可能不会直接转变为员工技能的提高,但是这些投入会是合规的并且会考虑许多安全因素。”

“在像建筑施工和制造业这样的产业,职业健康和安全法规要求员工必须定期接受安全训练。在信息通讯和服务行业里,经常会有培训来帮助员工了解遵守法律,数据保护,隐私或一系列其他的的知识。”张先生说。

中小型企业融资成为首要关注的问题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今年他们需要面对的新的重大挑战:争取贷款和融资的成本。

首先,面对融资问题的中小型企业的比例从去年的14%增加到今年的22%。

其次,融资现已成为中小型企业面临的第四大成本问题,紧随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和租金成本之后。处理融资成本有困难的中小型企业数量已经从去年的6%跃升至今年的22%。

有融资困难的中小型企业中,有46%的企业认为更高的银行利率是最大的问题,同时有19%的企业必须提供更多的抵押品来维持他们的贷款。

供应商对他们的施压也是一个原因,有34%的中小型企业表示供应商给予的赊账现在也已收紧。

信贷来源的收紧对于中小型企业的现金流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现金流的问题已经成为7%的中小型企业最为担心的问题,较去年增长超过一倍。

DP咨询集团的营运总监张中瀚说:“银行和金融机构在给中小型企业贷款时变得更加谨慎了,这反映在更高的融资成本上。”

“缺乏可负担得起的融资将使中小型企业的经验急转直下。他们会因为无法获得更多的融资而无法增长,同时又因为无法继续增长而不能取得融资。”

“由于金融机构和供应商让信贷来源更加困难,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需要具备好的管理技巧来避免发生现金流的问题,这意味着它们在为客户提供信贷的时候会更加谨慎以避免坏账和拖欠债务。”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没有比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信贷管理工具更重要的了,包括确认和自己有生意往来的公司的信用评级。”

新加坡工商联合会(SBF)执行总裁何鸣杰(Ho Meng Kit)先生表示,这项调查值得注意的一个是融资领域,另一个就是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的问题。

“在融资方面,信贷来源的紧缩和融资成本的增加都是广大中小型企业正在面临的困境。可以预测的是,在当前的困难时期,更多的中小型企业会寻求外部融资来补充他们的流动资金,缓解现金流问题。但令人欣慰的是,银行贷款申请的成功率依然高达98%。”

在企业人力资源方面,他谈到:“政府最近刚刚修订了中小型企业的扶助计划来帮助它们更好地获得合适的、专业的企业经理人,他们的经验能为企业提供十分有意义的贡献。”

他指出:“当前缓慢的经济增长是阻碍中小型企业增长的巨大挑战,市场需求的不足难以维持很多企业的生存。我们需要关注机会更多的海外市场,帮助我们的中小型企业投资海外,拓展业务,强强联合,帮助它们更好地国际化发展并鉴别合适的商业伙伴。之后我们还会发布更多的信息,提供更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