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结束QE不宜过早

美联储结束QE不宜过早

14304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美联储难以独善其身,或继续把宽松措施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据美国方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5年期通胀预期仅为1.45%,远低于美联储制定的通胀目标2%。美联储通讯社指出,物价普跌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成为市场担心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各国央行均采取史无前例的宽松政策,试图消除通缩影响。然而宽松政策真的那么好用吗?美联储在收缩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上一直行动缓慢,那么何时才是其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最佳时机呢?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货币政策本身就存在局限性,只能短期帮助维护市场稳定,持续靠货币推动经济增长是不太可能的。货币宽松政策虽然逐渐暴露其局限性,但对于欧洲和美国来说,短期很难找到更行之有效的办法,虽然这个政策效果有限,至少还是在起作用。对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QE)需要实现有序退出,即在确保退出时力度不要太大以防对经济造成二次损害,同时力度也不能太小,以免积累新的风险。
 
  三大指标未达预期
 
  美联储提出,QE退出和加息周期要从三方面表现来看: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与就业情况。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王跃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不认为现在是美国退出QE的时机。从美国经济自身发展的状况来说,可能在一定时间内还需要维持这个政策,即使有变化,也可能是在程度上的调整。王跃生预测,美联储完全退出QE可能要在2015年春季之后。在剩下的这半年中,美联储处于缓慢退出的状态。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宋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的情况并不理想,波动较大,尤其在金融市场可以看到明显的反应。虽然失业率下降到6.3%,但实际上还有很多美国人并没有进入到劳工市场,就业市场的劳动参与率较之前还下降2%,整个劳工市场并未恢复到以前的状况。再加上通货膨胀指标也未达到预期,所以没有必要操之过急改变货币政策。宋敏认为,美联储退出QE至少在2015年年中之后。
 
  “随着经济情况的改善,美联储于今年1月份开始逐步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启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进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发生转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熊爱宗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即使在10月份完全停止资产购买之后,美联储依然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低利率水平,这意味着美联储现有的货币政策仍以宽松为主基调。未来在退出宽松政策(也即加息)的过程中,美联储的调整也不会特别剧烈。
 
  如何选择最佳时机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金融中心主管兼美联储前顾问Jon Faust撰文称,过去一年,美国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已经更加接近正常水平,通胀温和,美联储已开始审慎地为收紧货币政策做准备了——没有人愿意承担“反应太慢”的风险。然而,历史却告诉我们,过早行动的风险其实更大。
 
  王跃生认为,退出时间按照参考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与就业情况这三个指标来决定是比较清晰的。从美国经济自身发展的状况来说,若过快地收缩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如经济增长的问题、就业的问题、消费者信心的问题以及市场波动问题。
 
  宋敏提醒,除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疲弱之外,美国的财政负担与赤字也越来越重,因为美国政府一直在通过投资来支撑经济。若经济不能增长,其税收也达不到增长,其财政负担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这可能会成为其潜在的风险,每年美国国会也都会讨论增加其负债的上限,这个局面有可能发生。
 
  “若在未来看到通胀的苗头,就是加息的最好时机。”宋敏表示,目前美国暂时不存在通胀的风险,尽管在股票上存在一些泡沫,但房地产市场也已经在逐渐复苏,总体来说,泡沫还不是很大。从实体经济来说,还是很稳定的,通胀风险很小。这主要源于全球化,其部分货币并不在美国国内,加之产品的国际化,压低了它的通货膨胀。
 
  熊爱宗提出,需要避免的问题为,过快的收缩将会扼杀经济复苏的势头。宽松政策退出过晚,也许并不会立即造成通胀失控,但是也会为金融体系带来激励不当、流动性过剩、价格扭曲等新的风险。从目前来看,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这可能推迟美联储的加息时间。“我的预测是明年下半年美联储将会加息,但一切仍需要依据当时的经济走势来判断。”
 
  宋敏同时提出,要控制QE退出的速度与力度在安全的范围之内,以免带来风险。他认为,货币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的问题,但也要注意负债过多、杠杆风险和缺乏透明度这类金融化的结构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