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恶名的背后

“三驾马车”恶名的背后

10050

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仍未彻底消除,但“三驾马车”早已臭名昭著。“三驾马车”者,即欧洲央行、欧盟委员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救助希腊、葡萄牙等欧元区重债国家时,“三驾马车”起着一言九鼎的作用,但现在这个词语在被救助国家却成了“干坏事者”的代名词。
 
  按照法国《世界报》的说法,在希腊,“三驾马车”让人想起了令人厌恶的军人独裁统治时代:在葡萄牙,“三驾马车”催生了“三驾马车,滚开!”的群众运动;在斯洛文尼亚,人们称之为“灾祸三驾马车”,并庆幸最终不需要这三者插手。
 
  至于“三驾马车”派出的大员,也赢得了“黑衣人”的绰号,但可惜不是赞美他们的超凡能力,而是指责他们的冷酷无情——只想到降低被救助国家的成本和赤字,却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三驾马车”的指责,其实就是20年来对IMF的抱怨的翻版。前IMF总裁卡恩就曾向笔者坦陈,当年救助拉美和亚洲国家时,IMF条件太过苛刻并损及民生,最终导致怨声四起。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愤怒的马来西亚时任首相马哈蒂尔曾指责说:“还不如让康德苏(时任IMF总裁)来马来西亚当首相算了。”
 
  因此,当2010年前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时,对于是否让IMF介入,大部分欧洲国家持否定态度。时任希腊总理的帕潘德里欧甚至反过来威胁欧盟:如果欧盟还不赶快出钱,那希腊只能转向IMF。言下之意,让IMF介入,也损害欧盟的威望和利益,
 
  但最后,希腊还是向IMF求助了,由此,欧洲央行、欧盟委员会、IMF组成了救助欧盟国家的最高拍板者。条件自然很苛刻:要想拿到援助款,对不住,那必须进行结构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降低生产成本,缩减财政赤字,即压缩工资和福利。
 
  “三驾马车”错了吗?确实有一点,这种居高临下、指手画脚,尤其是危难时期的紧缩,对受救助国和民众来说,难免有不通人情甚至有点趁火打劫的色彩,而且可能导致恶性循环:越紧缩-经济越糟糕-民生越受损-财政收入越低-还得继续紧缩……
 
  但出钱者也有出钱者的忧虑:如果援助对象继续大手大脚,谁会愿意或敢于继续借钱给他,本国民众首先不答应,从德国总理默克尔被国内的批评,即可见一斑。事实上,欧洲富国多多,资金雄厚,完全不必要借助IMF,而“三驾马车”之所以能够组成,不排除德国等国有战略意图,即借助一贯恶名的IMF,逼迫南欧国家采取紧缩政策;如果由欧盟自己直接出面施压,反倒会遭遇更多反对浪潮。换言之,IMF更多承担了替罪羊的角色。
 
  “三驾马车”的恶名,暴露的是国际援助的两难。慷慨施救,救援者不干,更担心受援者恶习难改;严苛措施,受救助者愤懑,救助者里外不是人。IMF最终趟这一摊浑水,也正如《金融时报》所调侃的,这“证实了欧洲国家相互之间是多么的不信任”。
 
  当然,救助也应对症下药,不能伤及无辜。比如,钱紧时是继续紧缩还是适度宽松,这需要经济学家和决策者审慎应对,IMF的药方未必就放之四海而皆准。但话说回来,局势千钧一发之际,外界援助是避免信心崩盘的重要依靠,也是促进痛苦改革的最大筹码。如果不铁面无私,当事国会痛下决心改革吗?而且,“三驾马车”在关键时刻毕竟救了人。不想受辱,不想接受苛刻条件,其实也很简单,提高治理能力,不要寅吃卯粮,自然就不至于沦落到大难临头呼救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