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其他行业的投资相比,现状有何不同?
对于投资者来说,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投资电影虽然要承担较高的风险,但一旦电影拍成后大受欢迎,所获得的收益不仅会来自可观的票房收入,其背后衍生出来的商机也会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目前的电影产业,各国发展水平不一。虽然美国的电影业已经处在很成熟的阶段,但是增长潜力在现在还会在亚洲市场。以中国为例,在市场规模方面,电影票房总收入2003年仅为21.7亿元人民币,到了2011年则达到173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达到29.6%,远远超过中国GDP的增长。2011年电影全年观影人数达到3.7亿人次,相比2010年同比增长将近30%;在政策指导方面,2012年相继出台了《“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版)等促进产业发展的重大条例;在资本市场方面,非公资本纷纷介入,十余家影视制作与发行公司排队IPO,这些都使得中国的电影产业成为投资者密切关注的焦点行业之一。
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其电影市场快速扩大,再加上各种电影投资机会,伴随着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如手机、平板电脑、网络视频)的出现,让投资方有了更多的投资选择。
投资电影时,通常是制作方找你们,还是你们找制作方?
事实上,两种情况都会有,但是在不同的市场下每种情况的发展有所不同。
在美国,股权融资已经是电影产业较早并且较为成熟的融资模式,银行、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和其他信贷机构等都可以活跃参与到电影投资中。在中国,政府引导基金、影视产业内的资本,以及专业投资机构和民间的资本是投资中国电影产业的几大类资金形式,其中不乏一些江浙的民营企业家、房地产商或者矿业老板,借用宏观政策的方向在影视行业进行短期的投资行为。这其中不乏失败的投资案例,也使得这部分资金逐渐趋于理性,甚至开始谋求专项文化产业基金的合作。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1年12月底,中国针对文化产业的专项基金已经超过100余支,募集资金总数已经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仅2011年新建立的专项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0余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专业的私募股权基金和专项基金活跃在影视行业的资本市场中。
中国电影行业的投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针对单独影视项目的投资,一是针对影视机构公司的投资。在股权私募基金大规模介入影视行业之前,制片方会拿着一个项目去找不同的投资者,其中也许会是一个专业的投资机构,或者是一个实力比较强大的财团,甚至是是比较有钱的个人投资者。
随着电影行业融资模式逐步的多样化,股权私募融资和电影专项基金如雨后春笋一般进入资本市场后,这些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会主动去寻找影片进行投资,比制片方找投资方的情况多一些。基金管理人挖掘具有潜力的影视机构或公司,这样也就覆盖了这个公司下面所有的影视项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风险。只要制作的多部电影中只要有一部电影成功了,也就意味着这项“风投”成功了。
私募基金都是为了赚钱吗?是否有人为兴趣爱好,或者梦想?如果各成员之间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你们是如何协调的?
以我所了解的私募基金,一般不存在这个问题。一个私募基金,通常由多个私人投资方或投资集团组成。这些成员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如科技、金融、文化等产业,或有着非常不一样的背景,但在投资选择时大家都有一个相同的原则:这项投资是否会有可观回报。
每一个基金都有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在投资选择时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决策程序。对所要投资的影片需要考虑以下重要因素:这部影片的定位,市场大小和增长,人的因素,包括电影公司的管理团队、制片人、导演、演员、后期制作,以及宣传和发行等。越是专业的基金,其投资方式也就越专业,决策机制越严谨。当然基金管理人本身如果对影视行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行业知识,加之专业的投资流程,会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归根究底,私募基金的最主要目的还是回报。如果仅靠兴趣或者梦想的动力来决定投资项目,在这一行不是没有,但这种偏感性的运作模式大多数限于私人投资。
通常你们会怎样选择要投资的电影?
在投资之前我们会衡量这部电影的剧本质量,他们受众人群的定位,制作方、导演、演员是否经验丰富,是否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或者成名走红的潜力。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对这部电影的市场潜力进行预测。
其实,对于私募基金来说,投资电影制作只是电影行业庞大的产业链中其中的一环。这些年,不少基金除了投资影片内容制作之外,还涉及电影院线、发行、新媒体,甚至还会关注一些电影的设备租赁公司。另外,衍生出来的版权交易、培养艺人经纪以及影视基地业务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对象。只要对这一行了解深入,就会发现电影生态圈的每个环节都有独特的投资机会,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在整个生态圈中内容制作风险最高。
电影是文化产业,能谈谈你对新加坡电影业的看法吗?
新加坡最大的优势是,这里是一个东西文化的交汇点,中英文的语言优势造就了新加坡多元化的文化环境,这对电影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创造空间。
我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动漫电影是一个可选择的投资方向。因为动漫题材的电影具有跨地区、跨文化的特点,不同的观众都会接受,也比较容易打开市场。而且新加坡已经拥有精良的动漫制作技术和一批优秀的人才,同时也可以利用新加坡在数字媒体方面的优势。我认为下一步我们要做的是,发挥我们的优势,同时配合临近的市场,特别是中国的市场,吸引更多的优秀的艺人和制片公司来新加坡拍电影。
你们在投资时会考虑冒险用新人吗?
是使用知名的演员,还是使用新人,这部分要取决于电影剧本的定位,以及他们针对的受众人群。
以中国的中小制作影片为例,2010年中国国产电影票房过亿的影片为17部,2011年达到20部,这其中就涌现出了一些传统意义的小制作影片,如《失恋33天》。另外,票房过千万的影片中,中小制作影片也占比较大,这都体现出中国电影市场中,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电影受众的主力军,观众对影视内容多元化、多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上亿的观影人次,这些小众的细分市场也存在巨大的商机。但是这些中小制作电影未必会把知名演员放在首要的考虑因素中,毕竟知名演员的成本会更高。
另外,通过我对一些影视公司的访谈中,有些影视制作公司也会倾向于挖掘一些新人,为那些有潜能的新人创造锻炼、成长的机会。有经验、有眼光的制片人或者导演挑选的往往是最适合影片角色的演员,如果能借一部电影捧红一个艺人,其回报是要比用知名艺人高得多,以后也可以更好地发展艺人经纪业务。
当然,不同的基金,投资倾向和风格也会有所差别。针对每个影视公司的特点,有些基金也许会愿意继续选择那些与自己合作多年的演员、艺人;有些基金则更愿意大胆冒险,去尝试一些新的艺人和多元化的电影题材。
作为投资方,你们是否会干预电影的制作?
可以说,电影制作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创意的过程,这和传统的制造或消费等行业是不一样的。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要成功地投资一部影片,我们需要对整个产业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我的经验告诉我,股权私募基金本着为影视公司实现增值的原则,会在不同的环节上尽可能地去帮助公司,无论是在管理流程、宣传或发行等,都会挖掘为公司带来战略资源的机会。在电影的制作方面,有时候适当的干预是有必要的,但这仅局限于成本控制、时间控制和广告宣传。在事前规定好的时间和成本内,怎么去拍这部电影,那是导演和制片公司的事。总之,熟悉电影产业链、多做功课加上谨慎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就能降低投资的风险。
在新媒体时代,手机、电脑、网络的出现,尤其是盗版问题一直困扰着电影的发展,这些是否影响你们对电影的投资吗?
我更愿意把新媒体看成是一个机遇,而不是挑战。虽然盗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电影制作公司,无形之中会分散掉一部分的市场和院线票房收入。但是,换一个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就会发现那些愿意在网络上观看盗版影片的观众,其实也不是院线电影票的主要消费者。虽然在票房收入和产权上会吃一点亏,但再没有比这种网络宣传方式还要便宜、有效的广告了。不管怎么说,走进电影院看电影对观众,尤其是年轻的观众来说是一种休闲的社交方式,在近期内它还无法被网络电视取代。“线上打做宣传,线下卖门票”,包括大型演唱会,线上线下相互配合,这个盈利模式怎么计算都是利大于弊的。
9. 迄今为止,在投资电影过程中,你碰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我碰到过的最头疼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和产业的规模化。主要是管理团队是否专业,人才的分配是否可以让他们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比如说,让一个第一梯队的导演去管理一个公司,而他(她)根本就没有管理公司的经验和兴趣,这无异于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电影行业的创始人应该是文化人,还是商人,如何将文化创意将商业有机地接轨,都是文化产业业内人士以及资本市场的基金管理人关心的问题。资本市场更多地会关心公司的商业运作以及规模化,但是具有艺术气息的文化人,他们在管理公司的时候,也许会在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和商业规模化上与投资者有不同的看法。
陈淡如简介
陈淡如(CHIN Tahn Joo),新加坡人,资深投资家。前汉能(The Hina Group)董事总经理。1996年,她作为新加坡Venture TDF的联合创始人和合伙人,同时也在美国硅谷担任WIIG-TDF Partners的合伙人。她参与的投资项目包括阿里巴巴、新浪和被思科收购的网讯科技、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Mediaring 等。陈淡如曾创立并担任新加坡国家电脑局(NCB)属下的信息科技研究院(ITI)院长。她还建立了新加坡以色列工业研究与发展基金(SIIRD),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客座教授。陈淡如拥有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的硕士学位,芝加哥大学管理学证书和新加坡大学工业工程硕士学位,并以最高荣誉取得新加坡大学电子工程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