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靠港船舶数量下降唯集...

新加坡靠港船舶数量下降唯集装箱运输量逆增长

16599

(11月27日,新加坡)在东南亚港口靠港船舶数量普遍减少的背景下,新加坡港口的集装箱处理量却呈现出逆势增长。最新数据显示,新加坡第三季的靠港船舶数量同比减少了16%,然而,集装箱运输量却同比增长了2.75%。

据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报告,东南亚的大型港口靠港船舶数量在第三季同比下降了5.68%,而中型港口则减少了4%。

这一表现可能与第三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减弱有关。8月以来,受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美国就业市场降温、欧洲奥运经济“退潮”以及居民财产、工资收入增长预期转弱等因素影响,主要经济体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支出增速放缓。世贸组织(WTO)9月份公布的全球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达到103.0,较6月的103.2小幅下降。

新加坡港口集装箱运输量同比增长2.75%(图源:网络)

尽管如此,东南亚大型港口的集装箱运输量在第三季实现了3%的增长,中型港口更是增长了7%。

不过港口的运营表现并不如去年同期。大型和中型港口的港口每小时操作量(PMPH)分别同比下降了6%和8%。在泊位每小时操作量(BMPH)方面,大型港口下降了4.3%,而中型港口则上升了7%。船舶等待时间也有所增加,大型港口增加了42%,中型港口更是延长了96%。

在进口集装箱停留时间方面,大部分大型港口有所改善,而中型港口则有所增加。马来西亚的丹绒柏乐巴斯港口(Tanjung Pelepas)的停留时间下降最为显著,达到了26%。出口集装箱停留时间在大型和中型港口均有所上升,其中马尼拉港的停留时间上升最多,为66%;苏比克湾(Subic Bay)的停留时间延长最为显著,同比增加了124%。

尽管面临挑战,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表示,新加坡的集装箱处理量仍保持增长势头,其增加得益于多个因素,包括大型船舶能够承载更多集装箱、单艘船舶处理的集装箱数量增加,以及一些船舶为了赶上下一航程计划,在新加坡卸载更多集装箱。

太平船务(Pacific International Lines)班轮运营副总经理罗斯(Nils Roche)认为,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与靠港船舶数量的减少同时发生,这反映了港口效率的提升。这对于航运公司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它们可以在使用更少船舶的情况下处理更多订单。

贸易流动是全球经济的命脉,它不仅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增长,还加强了全球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港口和航运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确保了贸易的顺畅流动,从而推动了全球贸易的顺畅流动发展。

新加坡港(Port of Singapore)是全球最繁忙、最高效和最具竞争力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港口码头配备了世界一流的装卸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理大量集装箱货物。港口拥有多个深水泊位,能够停靠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舶,年处理集装箱量超过3700万标准箱(TEU),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榜首,是全球贸易和航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升新加坡港运营表现并使集装箱业务实现更大的协同效应,新加坡港务集团(PSA Singapore)与长荣海运公司(Evergreen Marine Corporation)于星期二(11月26日)宣布成立合资企业,并打造合资码头。

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 International)总裁王金榜认为,合作其中有巨大的机会,可以增强全球供应链的弹性,还可以重新构想港口和航运公司的协同工作,构建起海运贸易从节点到网络(Node-to-Network)的战略。新加坡港将通过整合港口与海运公司的优势和能力,创造更大的价值,为全球贸易流动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做出贡献。

根据发布的联合文告,合资码头预计将于2024年底投入运营。新加坡港务集团将为长荣海运快速扩张的全球船队,提供长期的码头容量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