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新加坡)近期,在全球经济的舞台上,美元强势状态的保持引人关注。根据经济学人智库(EIU)的最新分析预测,美元的强劲趋势预计将持续至年底,尽管可能年底会有所回软,但整体上仍将保持其强势地位。这一趋势的背后,是美国高利率政策和投资者预期的共同作用,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不断演变带来的影响。
然而,美元的强势并非没有代价。对于那些依赖美元借款的国家来说,这意味着更大的偿债风险。尽管EIU认为,只要没有额外的经济冲击,不大可能引发一波违约潮,但这一风险的存在无疑给亚洲市场带来了重大影响。不过EIU也承认,不应该低估较高利率和强劲美元对新兴市场私人企业的冲击,乃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这些情况来看,亚洲企业,尤其是那些以美元计价进行借贷的企业,正面临着借贷成本上升的压力。
据西方媒体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除日本外亚洲市场的美元计价新贷款总额,除双边贷款(bilateral facilities loans)外,已经下降了44%,达到455亿美元(约618亿新元),创下自2010年以来的新低。与此同时,全球美元计价新贷款总额却增长了37%,达到近2万亿美元,为三年内最高。这一对比鲜明的数据背后,是亚洲企业纷纷减少以美元借款或选择其他融资方案的现实。
亚洲企业转向本土融资方案,部分原因在于美国基准利率的高企,以及亚洲主要经济体基准利率的显著差异。例如,美国的基准利率维持在5.5%,而亚洲的利率则从日本的几乎“零”利率到印度和菲律宾的6.5%,再到中国的3.45%,这种差异使得本土货币计价的债券和银行贷款对亚洲借贷者更具吸引力。
此外,本土货币计价债券的吸引力还源于更低的抵押要求和更高的流动性。根据彭博社的数据,2024年亚太地区全部货币的企业债券发行量激增至1.3万亿美元,企业的本土货币计价债务在上半年创历史新高。这表明,随着亚洲资本市场的成熟,亚洲的借贷选项正在增多。
尽管如此,亚洲市场仍面临着不少不确定性。一方面,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将直接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美元的走势。另一方面,地缘政治风险的不断演变也可能对亚洲市场产生影响。例如,如果美国对中国提高关税,这可能会影响人民币的走势,进而影响整个亚洲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亚洲企业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自身的融资策略。一方面,他们需要密切关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向,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探索更多的融资渠道,以降低对美元借款的依赖,增强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
同时,亚洲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也需要采取措施,以支持本土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其对企业的吸引力。这不仅包括提供更低的借贷成本,还包括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以及降低企业的融资门槛。
总而言之,美元的强势给亚洲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亚洲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这个过程中,亚洲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需要共同努力,以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推动亚洲经济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