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5月制造业产值同比增...

新加坡5月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9%

17007

(6月27日,新加坡)在电子业推动下,新加坡制造业产值扭转跌势,在5月份实现了2.9%的同比增长,这一亮眼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

根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昨天发布的预估数据显示,经季节性调整,5月制造业产值环比上扬1.1%。若不包括生物医药领域,5月产值同比上涨10.1%,经季节性调整则环比增加7.7%。

根据外媒报导显示,新加坡此前对本国市场的增长中位数预测仅为1.4%。数据显示,5月制造业的积极势头主要得益于占制造业产值权重最大的电子业的强劲复苏。该行业产值同比增长了20.1%,所有领域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许与全球科技周期的持续好转密切相关。

新加坡制造业产值扭转跌势,在5月份实现了2.9%的同比增长,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

而电子业的复苏被经济师们视为新加坡制造业今年复苏的关键。

交通工程业的产值在5月份也实现了7.8%的同比增长,其中航空业产值增长6.9%,海事与岸外工程领域扩张了16%。化学业同样取得了7.9%的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石油和石化领域的推动,这两个领域的产值分别增长了29.4%和4.4%。

然而,生物医药制造业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5月产值同比萎缩了42.6%,药剂业产值大跌67.2%,主要原因是生产的活性药物成分组合与去年同期不同。

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说,“与4月份相比,积压订单、完成品和供应商交货量指数略有回落,投入品价格也首次陷入萎缩,这预示现有供应链挑战已得到进一步缓解。短期而言,由于制药业状态疲软,生物医药领域显然经历波折。”

星展银行经济师蔡汉廷指出,尽管电子业在5月开始好转,但全球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包括地缘政治冲突、中美竞争以及美国降息的时间和幅度等,都可能对新加坡制造业的复苏造成影响。

大华银行副经济师许俊杰则对电子和半导体领域的复苏前景保持乐观,认为基数效应和潜在终端需求不断增加的基本面将持续支撑行业增长。

根据新加坡采购与物流管理学院(SIPMM)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微升至50.6,电子业的PMI环比上升0.2至51.1,连续第七个月高于50。根据行业定义,PMI在50以上意味着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50以下则反映萎缩。制造业和电子业近半年来的PMI指数都表明其正处于稳健的扩张状态。

尽管制造业的前景保持乐观,但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也提醒,地缘政治局势的紧张和不确定性,以及运输成本上升可能对全球供应链造成的影响,都是需要警惕的不利因素。

尤其是近期因为红海的安全问题导致许多船只选择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避开苏伊士运河。全球范围内原本需要途径苏伊士运河的海运成本大大攀升,连带着作为亚太地区主要国际港口枢纽的新加坡也出现短期拥堵。

据航运德鲁里的数据显示,新加坡港口的海运干线服务数量远超周边港口,其集装箱处理效率有所下降,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处理时间增加了41%。

整体来说,新加坡5月制造业的增长为本土经济带来了积极的信号,但在全球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持续关注和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是确保制造业稳定增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