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堵塞 全球供应链面临新...

港口堵塞 全球供应链面临新压力

17301

(6月26日,新加坡)在全球经济逐渐摆脱新冠疫情影响,供应链开始恢复稳定之际,港口堵塞和运费高涨的问题再次给全球供应链带来压力。从红海的安全问题到新加坡港口的短期拥堵到,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航空货运需求溢出,航运业面临新的考验,全球供应链也迎来新一轮挑战。

红海的安全问题导致许多船只选择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避开苏伊士运河。德鲁里的数据显示,新加坡港口的海运干线服务数量远超周边港口,其集装箱处理效率有所下降,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处理时间增加了41%。

与此同时,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简称“国际航协”)4月底指出,截至3月份,全球航空货运需求已连续四个月取得双位数的同比增长,在3月同比增长10.3%(国际需求增长11.4%)。连续四个月的双位数同比增长是在中东冲突和乌克兰冲突持续时取得。国际航协认为,3月份航空货运需求的激增带来了未来持续上升的希望。可见,红海安全问题促使航空货运需求增长。

然而,船只绕道的选择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也使得新加坡等主要转运港口出现短期拥堵。港口拥堵现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痛点。

巴拿马运河因中美洲干旱水量不足,必须限制船只通行数量。(法新社)

根据挪威海空运费率分析平台Xeneta的数据,自去年10月以来,从中国运往欧洲的40英尺标准货柜运费已从1200美元(约1626新元)涨到7000美元(约9486新元)。尽管这一数字较2021年底的高峰有所下降,但仍是疫情前价格的五倍。全球运输业的动荡不仅促使业者提高运费,更可能导致供应链再次陷入疫情时期的阻塞状态。

除了拥堵引起的运费高涨,工人罢工也导致运费成本上升。美国东岸和德国港口的工人罢工威胁,以及加拿大铁路运输工人的加薪要求,进一步加剧了商品运输的挑战。太平洋航线的运费同样水涨船高,从上海到洛杉矶的40英尺标准货柜运费已从2000美元(约2710新元)上涨至6700美元(约9079新元),运到纽约则须8000美元(约10840新元)。

这种运费的上涨对进口商和零售商构成了巨大压力。Rhenus Logistics美洲海运主管卢米斯说:“我把目前的市场情况称为‘小冠病时期’,因为在很多方面,我们又回到了冠病疫情期间的状态,一切又发生了。”

新加坡港口作为全球主要转运港口,其拥堵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尽管新加坡港口吞吐量在今年前五个月同比增长8%,但集装箱处理效率的下降和船只运力的不足,使得港口拥堵问题短期内难以缓解。金融投资机构杰富瑞的分析师诺克塔指出,如果中东冲突持续,航运公司可能需要考虑将马来西亚港口作为替代方案,但这会受到运力限制的影响。

目前,供应链受到的影响持续时间尚不明确。一些进口商对海上运输面临的威胁感到震惊,因此正在加快为假日季节囤积货物。然而,航运公司在疫情期间获得的教训使他们更倾向于操纵运力并抬高运费,这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供应链的紧张状态。Xeneta首席分析员桑德说:“我们还没看到(不断上涨的运费的)峰值。”

总之,全球供应链在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后,再次面临港口堵塞和运费高涨的双重压力。航空货运需求的溢出虽然为航运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但同时也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对于进口商和零售商而言,现在是重新评估供应链策略,寻找多元化运输方案并提高其应对未来潜在危机的能力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