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事公司与中国央企合...

新加坡海事公司与中国央企合作 共推新能源船舶发展

17206

(6月25日,新加坡)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船舶的发展正成为航运业的新趋势。中国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船舶设计院”)与新加坡绿湾船舶集团于6月20日在新加坡中国商会会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在新能源船舶领域的深入合作正式启动。

长江船舶设计院,隶属于中国央企招商局集团旗下的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海洋及内河民用船舶、军辅船舶和港口起重机械研究与设计的高新技术企业。绿湾船舶集团也是新加坡知名的海事公司,此次合作,双方将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推进新能源船舶的发展,包括纯电动船舶和采用甲醇等替代燃料的船舶。甲醇(methanol)被认为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用途广泛的液态低碳清洁燃料。

此次合作不仅是长江船舶设计院首次与海外企业在新能源船舶领域进行合作,也是推动中新两国在绿色航运发展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此外,长江船舶设计院、绿湾船舶与新加坡远泰燃料贸易有限公司还签署了三方的意向书,计划共同打造一艘7000载重吨的甲醇燃料加注船,该船将采用甲醇和柴油双燃料动力,预计造价超过2000万美元,最快于2028年交付。

中国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与新加坡绿湾船舶集团于6月20日在新加坡中国商会会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长江船舶设计院副总经理汤文军表示,长江船舶设计院在过去十年中一直致力于新能源和智能船舶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该院参与研发设计的全球动力电池容量最大的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便是其技术实力的体现。中国纯电动船舶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目前有数百艘此类船舶在中国投入运营。长江船舶设计院希望通过在新加坡的项目落地,向世界展示其技术实力。

新加坡政府为了实现2050年的净零排放愿景,已宣布从2030年起,所有在新加坡港口运营的新港口船舶必须完全电动化,或使用净零排放燃料驱动。这一政策为新能源船舶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

与此同时,新加坡本地的海事企业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交通部兼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透露,吉宝岸外与海事(Keppel Offshore & Marine)和船舶设计公司Seatech Solutions领导的联营企业,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对首艘全电动船舶和电动轻驳船(lighter)进行测试。此外,蚬壳集团将在毛广岛(Pulau Bukom)的新加坡蚬壳能源与化工园装置首个充电站,为本地造船厂企鹅国际(Penguin International)旗下的全电动船舶提供电源。

海事局预计在2025年前制定一套推行电动港口船充电基础设施的总蓝图,并已与研究机构合作,探讨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位置以及电动船在新加坡水域行驶所需的电力,预计研究结果将在2024年发布。海事局还将与业界、金融机构、运营商与制造商合作,降低船舶电动化的成本,并为初期阶段将船舶电动化的业者提供更多援助。

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船舶的发展正成为航运业的新趋势。中国与新加坡在海事方面的合作,不仅加强了两国在新能源船舶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市场拓展,也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新能源船舶有望在未来的航运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为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