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面临人工智能浪潮冲击...

金融业面临人工智能浪潮冲击 岗位变革与新机遇的双重奏

17558

(6月24日,新加坡)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正在彻底改变各个行业,其中金融业首当其冲。根据花旗集团的一份最新报告,金融业超过四成的岗位可能会被AI取代,银行业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这一趋势不仅预示着金融行业的岗位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也为金融从业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人工智能可能取代人类部分工作,导致失业或下岗;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新的工作。在这种变革中不乏年轻人对AI在财富管理决策中的应用持开放态度。

金融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对AI技术的依赖日益加深。花旗集团的报告指出,AI预计将为全球银行产业带来额外约9%或1700亿美元的利润。这一数字背后,是AI在自动化常规作业、优化运营和节省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例如客户服务的自动化: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使用AI驱动的聊天机器人和语音助手来处理客户咨询和投诉,提高了服务效率,也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依赖;又如风险管理和合规:AI技术在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在风险管理和合规审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金融机构通过实时分析大量数据能够更快速、准确地发现潜在风险和违规行为。以及交易执行和投资:AI驱动的算法交易已经在股票和外汇市场中广泛应用。通过分析市场趋势和历史数据,AI可以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做出交易决策,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和准确性。

在新加坡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发展局联合举办的大师班上,国家发展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同与会者自拍留念。(新加坡人力资本提供)

然而,这也意味着金融业中的许多岗位将面临被AI取代的风险。花旗集团最新发布的金融人工智能(Alin Finance)报告指出,金融岗位被AI取代的程度,显著高于其他行业。该报告中提到,银行业约54%的岗位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潜力,另有12%的岗位可能因AI而得到增强。技术含量较低的运营和技术岗位,可能会被更多的治理和合规岗位替代。

新加坡议员们对此表达了担忧。他们认为,新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鼓励采用AI的同时,也应保持谨慎,确保在迈向人工智能社会时,没有人被遗漏。政府和人民需要保持警惕,同时雇员也必须不断学习和更新技能,以应对AI带来的转变。

另外,AI技术的兴起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数据安全、监管与合规以及道德伦理问题成为金融业必须面对的潜在风险。AI模型的“幻觉”问题,即AI生成不准确、虚假或不存在的信息,也可能对企业的财务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尽管AI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带来了诸多挑战,与传统雇员的担忧不同,年轻一代对AI的态度更加积极。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Capco的一项调查显示,76%的新加坡本地年轻受访者愿意在财富管理决策中采纳AI的建议。他们认为,AI不仅能够提供更为客观和数据驱动的分析,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动态和投资风险。

这一代人对AI的信任源于他们对科技的熟悉和依赖。他们习惯于使用各种智能设备和应用,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高,他们更愿意通过智能投资顾问和AI等数码渠道和工具,把握财富管理的机会。

总之,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新,更是对行业人才结构和职业技能的重塑。随着AI技术的发展,金融从业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同时,金融机构也应加强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员工顺利过渡到新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