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炳贤:集邮胜买楼

郑炳贤:集邮胜买楼

19328

今年是SG50。人们不曾想到,登上邮票界“诺贝尔”之称的“世界集邮名人堂”的郑炳贤,他凭借邮集的完整性与社会推动力,让新加坡在世界邮票史上大放异彩。在细数每张邮票背后的历史、辗转收藏的经过,以及背后所做的调研,原来一张邮票的价值可以超过一栋楼。有着逾50年的收藏经验,也是国际集邮联合会会长的郑炳贤先生,《时代财智》分享邮票不可替代的收藏价值。
踏入本地屈指可数的重量级集邮家郑炳贤(Tay Peng Hian,71岁),位于文礼道(Boon Lay Way)TradeHub 21的“集邮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数千本与集邮相关的书籍、文献、杂志、拍卖目录等,当然少不了他为六枚“孤品”(珍邮中最高级别)书写,与印尼邮票及邮政局历史的《荷属东印度群岛1655-1870邮集》(Netherlands East Indies (Indonesia) 1655-1870)和《中国2009年世界集邮展览珍邮鉴赏》(Philatélic Treasures at China 2009 World Stamp Exhibition)。

24方连票价值两间公寓

在其50多年的集邮经验,郑炳贤收集了成千上万的稀有、珍贵、获国际邮展大奖的邮票,当中包括:印尼于1864年印上荷兰国王威廉三世肖像的第一套10分邮票的24方连票、印尼于1868年的第二套邮票、于1870年的第三套邮票、新加坡1854年的《海峡殖民地》邮集等。

“1864年印上荷兰国王威廉三世肖像的第一套10分邮票的24方连票,还是我的线人得到消息,当机立断让他飞去比利时买下,不让自己后悔。”据知,这套24方连票当时他以一间新加坡组屋的价格买下,现今的已飙升至可以购下两套新加坡私人公寓。”

此外,能够在1996年荣登“世界集邮名人堂”,以及国际集邮联合会(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Philatélie)会长,彰显郑炳贤一路来在邮集对社会的贡献、对集邮界所撰写与发表的文章,以及对集邮界发展所做出的领导贡献。

他与集邮的缘分与热爱,始于年幼时母亲拿出来的邮票,上面的“公仔”图像所深深吸引,从中可以认识到不同国家的名字和知识开始,之后中学开始交笔友收集邮票,以及自己打工挣些买邮票的钱。

除此,郑炳贤在集邮过程中,更是会对邮票的发行年份、当时的邮戳、邮资的原因、目的地、排位、背景故事等等细微处一一找出来解答自己心中疑惑,年轻时更是长时间花与邮票为伍。现在,还得每年花约600元的银行保险箱储藏费,以防身价百万的邮票受到一丝的损伤。

所以,笔者与他一席话下来,觉得他更象是一位集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与外交学于一身的学者。

谈及集邮群众,他认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普通老百姓,他们以收集新发行的邮票居多;另一类则是有经验,从事学术研究的收藏家,这一类主要是和行家进行深层交流、交换心得、共赏邮集,此外还可以广交朋友。


印尼1864年的第一套10分钱邮票,因罕有的24连方票,世上难求,现在估值可买下两间新加坡私人公寓单位。

集邮看探国家经济

依据郑炳贤多年来的集邮经验,集邮收藏的普及化,还可以反应出来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与安逸舒适。

“西方国家的集邮爱好者相对的比亚洲普遍,主要是一直以来局势安定与经济发展顺利,造就人们生活充裕和文化水平不断提升,再加上集邮的最初花费不高,所以容易成了人们有了一定经济能力后,成功人士通过集邮接触深层文化的爱好,带动风气因此集邮人士也多。”

至于新加坡,按他这些年在集邮界经历,50年来的集邮人士也不少,不过他们属于低调的收藏者,不过仍是印证了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缩影,这是值得开心与骄傲的。

“主要可以看到,现在新加坡在“世界集邮名人堂”(RDP)有二人登榜,而且出了四 位世界邮展上摘下冠军,共摘下10次世界集邮展大奖(即世界冠军),显示新加坡集邮人士的收藏品受到肯定,也期待新加坡涌现出更多邮票收藏家。”

若针对未来集邮界的发展,依他的分析,接下来的20年,是东南亚、中国、台湾为主轴,“这区域的经济趋向稳定发展、文化水平高了,再加上历史悠久,与此同时,不少中国人在海外求学,会把这股附有浓厚学术风气的集邮潮刺激上来。

文明古国如中国,邮票造诣颇高,而且中国政府也大力支持,鼓励人民形成一种集邮文化,这是因为除了可以陶冶性情、增加对各地的历史风土民情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文化水平与底蕴的爱好。

不过,他强调,邮票风险低但是集邮仍需以兴趣为主,毋需把钱看得太重。不可否认现是有一些机构专门替人投资邮票,希望可以快速赚钱。

“但是,邮票不像股票市场大且容易脱手,邮票是有保值和一定的底价,都在5%之间波动,但仍要熟悉潜在买家、什么邮票会增値、那些是会亏本的邮票,要对邮票有深入知识 、也要有机会,这些都是一门靠经验积累的学问。”

他说:“人们得从集邮开始,单纯的以学习者的心态去收集,再到明确主题、熟悉市场、买卖方式等,都得下一番功夫。当然得多去邮票展、邮票拍卖会,以及一些专业网站多方了解。”


新加坡总统陈庆炎(中)与新加坡通讯与新闻部部长雅国博士(左二)、国际集邮联合会会长郑炳贤(右二)与主办方为新加坡2015世界邮展开幕。

邮票展拍卖 总额超过500

就好比日前在新加坡举行,素有集邮界“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邮票展,聚集超过90个国家与地区的邮票爱好者参与,提供集邮爱好者一个认识邮票与同好的好机会。

谈到邮票展,让他忆起1995年新加坡邮票展与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的见面乐事。当时,他作为主办方邀请英女王展出一些海峡殖民地时期的邮票珍藏,有幸的亲自到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的皇室储藏室挑选邮票参展。

“我还不止一次到白金汉宫的皇室储藏室挑选邮票,在2009年中国洛阳世界邮票展时,我也到了那挑选邮票参展。另外,我在本次的新加坡邮票展上,也遇到了马来西亚雪兰莪州(Selangor)苏丹,还有一些老朋友与新朋友,以及一些低调的邮票收藏家。”

此外,他也提到,本次新加坡邮票展拍卖上,成交额超过500万元,其中有一位低调的收藏家单单拍卖的藏品就占了超过一半的金额。“我在这位这位收藏家所拍卖的邮票中,看到一些是我自己曾拥有过的邮票。”

看到自己曾有过的邮票,心中不是滋味吗?他豪爽地回答:“不会,至少自己拥有过,现在看到别人可以拥有,反而感到欣慰,感恩有人一样喜爱它,品相保留得很好。

另外,记者好奇的问他,是否曾为收集一些邮票或是政府回函邮戳等,而特意发函给对方,他笑着回答:“这是当然有的。”

另一方面,他表示,多参加邮展比赛,拿到大奖则可让邮票“一登龙门”,邮票价格升百倍。须知,摘下世界邮集冠军的难度不亚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金牌,每一次都得与约400部邮集竞争,同时集邮者得凸显自己对参赛的故事性、研究心得、是否是稀罕的邮票、邮票的品相,这四大方面必须做好功课。

至于邮票的拍卖,郑炳贤则说,拍卖不需要条件,若是要割爱邮票,就可以去找拍卖行估价进行拍卖。

集邮人数多了,市场发展起来,难免有人会出现假邮票牟利。对于此,他表示,这也是国际集邮联合会看重的问题。

“我们会举办讲座,教导集邮人士分辩真伪,避免买到假邮票,同时传达杜绝购买假邮票和举报假邮票,不在联合国成员名单内与不是当地政府发行的邮票,一律不买,如此一来,假邮票在市场的流通慢慢减少至无市无价。”

至于他本人,因经常受邀当邮票评审,也不时到各地了解邮票,当看到假邮票时,会拍下照片,日后与同行分享,而且有专家鉴定组,除了通过肉眼,还可以用仪器鉴定邮票真伪。

郑炳贤在访谈时,虽然婉转地回绝透露至今在邮票上的花费以及收藏数量,但是发现一张邮票的完整历史,这个过程丰富了他的知识与视野,他感到这是最大的满足与安慰。

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