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会馆:新加坡发展不可或...

走进会馆:新加坡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02635

(2021年1月13日)新加坡是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唯一由华人建立起的国家,华人的比重超过了四分之三。在一代又一代发展的过程中,华人在新加坡的各行各业都有着非凡的成就,但是故乡作为他们的“根”也始终是他们心中的牵挂与不可磨灭的血缘印记。因此,以地缘和宗亲为代表的两大流派会馆在新加坡应运而生。

在新加坡的众多会馆中,福建和广东一带的会馆占了绝大多数,一个下属的地级市又或者是县级市的会馆都有可能在新加坡寻到到踪迹。这主要新加坡早期移民的分布所决定的。

被称作新加坡会馆街的武吉巴梳(Bukit Posah)

1819年,新加坡成了英国殖民地后,大量的华人移民纷至沓来,并在往后的几十年里形成了可观的数量。1924年,英国与荷兰签订《伦敦条约》,该条约鼓励英国投资马来亚的锡和橡胶产业,这些劳动密集工业吸引了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劳工。

到了1860年代,华人移民已占新加坡人口的65%,成了最大族群。这个时期的移民主要有两种:来自中国南部(福建和广东)的移民和来自东南亚地区的移民。

说着福建、潮州、广东、客家的方言的早期移民,虽然适应新加坡生活的速度很快,但是在遇到和自己说着同样方言的老乡,也是倍感亲切。自然而然,通过语言连接起来的组织开始初具规模,并成为了后来移民来新加坡的同乡人所投靠的重要组织。

新加坡的会馆主要有两个大类,一类是以地缘关系为划分标准的会馆,新加坡海南会馆、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新加坡福建会馆都是这个类型的代表。另一类就是以宗亲为主要划分标准的会馆,姓氏是这类会馆最强有力也最直接的连结。新加坡黄氏总会、新加坡李氏总会等等都是新加坡宗亲会馆的佼佼者。

位于登路(Tank Road)的新加坡潮州大厦

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会馆并不是形同虚设,在经济、教育等方面为具有相同地缘和宗族关系的人,甚至是新加坡的发展都有着很大贡献。

二战后,各地会馆在新加坡的教育上便是最先响应的一股重要力量。新加坡福建会馆于1947年复办前南侨师范为南侨女中附设小学部以鼓励女子接受教育。新加坡晋江会馆于1946年创办晋江学校,解决战后严重的失学问题,同时开办夜班,让超龄青年重回学校受教育,学习一技之长。

而在经济上,在会馆之间也常常举办贸易交流会,甚至于海外各地同根同源的会馆建立连结,为各地的贸易提供了许多发展的机会与可能。新加坡海南会馆就十分注重于中国海南的经济联系,建立了属于海南族群的商联会,架起一条经济的桥梁,利用旅居新加坡海南藉人士的人脉、资源、资金等多方面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从地缘、宗族上的联系,到文化共同性所带来在异乡的互相取暖与慰藉,再到教育上的扶持与经济贸易上的机会,会馆文化在新加坡这个以华人为主导的小小国家里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一个位置。

如今的会馆,在见证了新加坡被殖民的过去和飞速发展的今天之后,似乎也已经不是这个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大大小小的会馆如今面临着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青年群体的薄弱。

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所阐述的“差序格局”一般,新加坡一个一个的会馆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

会馆,以宗亲和地缘关系起,在会馆力量十分强大的过去,他们一石激起千层浪。但是在后继力量不足和宗族观念淡薄的今天,会馆的发展应该如何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