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0年4月14日) 人们曾希望,像新加坡这样的赤道国家,或者是北半球国家逐步迈入夏季那样的炎热天气,或许可以有效减缓新冠状病毒(COVID-19)的传播;但最新研究发现,冠状病毒(Coronavirus)的生命力顽强,能够在高温下存活很长一段时间,完全颠覆了高温能够消灭病菌的长期认知。
根据南华早报的报导,上周六(4月11日)发布在实验科学领域预印本平台“bioRxiv”(https://www.biorxiv.org/)上的一篇论文指出,地球上自然产生的最高温度也未能即时消灭冠状病毒。
上述论文由法国南部艾克斯马赛大学(Aix-Marseille University)的雷米查瑞尔教授(Professor Remi Charrel)和他的同事共同撰写,他们的研究发现,即便是对导致COVID-19疫情爆发的病毒(SARS-CoV-2)加热到摄氏60度,并持续长达一个小时,一些毒株仍然可以持续复制(replicate)。
报告显示,他们必须将温度提高到接近沸点才能够完全杀死病毒。这一结果对研究该病毒的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安全产生了影响。
上述科学家指出,他们从德国柏林的一名病人身上分离出一株病毒,感染了非洲绿猴肾细胞(African green monkey kidney cells),这是病毒活性测试(viral activity tests)的标准宿主材料。
之后,他们将这些细胞分别装进代表两种不同环境的试管中,一种是“干净的”,另一种是“肮脏的”,并加入动物蛋白,以模拟真实样本中的生物隔离,比如口腔拭子(oral swab)。 结果是,加热后,干净环境中的病毒株被彻底灭活了,然而,脏样本中的一些菌株存活了下来。
该论文说,加热程序导致了感染能力的明显下降,但仍有足够多的活菌株存活下来,并有足够能力引发另一轮感染。
世界各地对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需求迅速增加。但许多工作不得不在保护较少的实验室中进行。这些实验室的技术人员直接接触了样本,要求在进一步处理之前对样本进行“去活化”(deactivated)。
许多实验室都采用了这种60摄氏度、长达一小时的方案,以抑制包括埃博拉病毒在内的多种致命病毒。对于新的冠状病毒来说,这个温度对于低病毒载量的样本来说是足够的,因为它可以杀死大部分的毒株。但研究人员表示,对于病毒含量极高的样本来说,并没有那么顺利。
需将温度调高至92摄氏度
该群法国科学家发现,更高的温度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即将(病毒)样本加热到92摄氏度15分钟就可以完全灭活病毒。然而,这样的高温也会严重破坏病毒的核糖核酸(RNA),进而降低了测试的敏感性。
他们因此建议研究人员采用化学药品而不是加热的方式来杀死病毒,以期在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至于,也在检测效率之间取得平衡。
上述科学家表示:“由于COVID-19疑似患者的临床样本通常在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中进行处理,因此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选择最合适的灭活(inactivation)方案,以防止直接和间接检测新冠状病原体SARS-CoV-2的实验室研究人员曝露在风险中。
北京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一位研究冠状病毒的微生物学家说,中国研究机构已经意识到实验室工作人员面临的风险,并采取了额外的预防措施。他们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在处理病毒样本时都必须穿着全套防护服,即使在病毒被灭活后也必须如此。
据该位微生物学家说,法国科学家的上述实验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但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可能比实验室模拟要复杂得多。他说:“这种病毒(SARS-CoV-2)在环境改变后也会跟着改变。许多研究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为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难题 ”
随着气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上升,人们曾希望北半球的新冠状病毒疫情会有所缓解。然后,早前也有一些研究表明,热带气候国家报告的确诊病例较少。不过,各国政府的测试能力和抗疫能力等因素影响了结果,而上述的最新发现,发出了令人担忧的信号,即COVID-19可能会在整个夏季继续传播。
在本月早些时候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公开网络平台上的一篇论文指出,一组中国研究人员报告显示,在江苏省淮安市的一家公共浴池就爆发了新的(COVID-19)感染群。
今年1月18日,一名患者前往洗浴中心洗桑拿,之后,包括一名工作人员在内的8个人随后在大约两周内被发现受到了感染。该洗浴中心的浴池的温度高于40摄氏度,平均湿度为60%。 不过,上述研究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果洗浴中心内没有监控摄像头,就不可能确定传播是由空气中的飞沫引起的,还是由门把手等受污染的表面所引起的。
但研究人员表示,公共浴池群体感染的爆发对大家普遍认知的高温杀菌来说确实敲响了警钟。 “SARS-CoV-2的传播能力在高温和潮湿的条件下,显然没有减弱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