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早报》2018年1月19日报道,国人对妥善处理电子垃圾的意识仍然欠缺,约六成公众不知道或不清楚如何做到电子垃圾再循环。国家环境局下个月将就这一课题展开咨询活动,征求公众意见。
环境局一项针对电子垃圾管理的最新调查发现,公众通常会选择专卖手机这类高价值的电子垃圾,把其他的电子垃圾则混在一般垃圾中扔掉。
至于洗衣机和电冰箱等大型电子垃圾,多数都是趁新货送上门时,由送货员搬走。但调查发现,有时这些垃圾并未获妥善处理,而是弃置在社区邻里中的共用地点(common area);一些旧货商接手电子垃圾后,由于缺乏条件,只能再循环部分零件,也无法提高资源回收率。
环境局的这项调查于2016年4月至去年10月间完成,旨在找出我国在电子垃圾管理方面的挑战,进而制定一个全面的管理框架,逐一应对问题。
目前,未能再循环的电子垃圾会焚烧处理。不过,环境局说,这么做会导致资源流失,同时增加碳排放,加速气候变化。电子垃圾焚烧后的残余物也会含重金属成分,这也会让实马高垃圾埋置场受到污染。
该局因此指出,制定监管制度将能有更便利的做法,鼓励公众再循环电子垃圾,同时让收集到的电子垃圾,能送至正统的再循环设施进行处理,确保流程符合安全和环境标准。
本地每年“制造”的电子垃圾约六万吨,半数属于家电和家用资讯科技产品,另一半则是商业和工业厂商丢弃的资讯通信科技设备。
为提高电子垃圾再循环率,环境局与业界及社区伙伴合作,资助电子垃圾再循环项目。
接下来,环境及水源部将联手环境局,共同研究德国、美国纽约、瑞典、日本和韩国的电子垃圾管理系统,探讨最适用于本地的作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