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取行动规范移动支付

中国采取行动规范移动支付

7565

关于条码支付业务规范的央行《通知》设置了消费者每天可以使用条码支付的金额上限,并禁止支付提供商向商家提供补贴。

中国央行收紧了针对扫描条码完成移动支付的规则,相关限制措施可能减缓阿里巴巴(Alibaba)金融服务关联企业及其主要竞争对手腾讯(Tencent)支付业务的爆炸式增长。

新的规定设置了消费者每天可以使用条码支付的金额上限。它们还禁止为夺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而向商家提供补贴来“烧钱”。

中国在移动支付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大部分是通过扫描QR码执行的。尽管一些扫描使用专门的销售点(POS)终端,但其他扫描发生在手机之间,或者是消费者扫描在结账区域附近张贴的二维码。

2016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总价值翻了三倍,达到38万亿元人民币(合5.5万亿美元),而2017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由阿里巴巴的金融关联企业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运营的支付宝(Alipay)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但与腾讯高人气的移动即时信息和社交媒体平台挂钩的微信支付(WeChat Pay)在过去一年缩小了差距。

自2014年以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投入巨额资金补贴商家和消费者,以求推广各自的平台。但是,自2016年初以来,在双方似乎都不可能赢得支付战争的决定性胜利的情况下,两家公司都试图削减开支,因此补贴支出已经放缓。

中国人民银行(PBoC)在伴随新规的声明中表示,条码支付“在推动普惠金融……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但声明也指出,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造成“隐患”和“不正当竞争”。

“这个市场发展如此迅速,已经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但仍有一些技术和市场竞争问题需要予以控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根据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金融安全”的强调,2017年中国金融监管机构采取措施遏制互联网金融风险,对P2P贷款、在线消费贷款和加密货币加强了监管。

特别令人担忧的是利用商店橱窗中张贴的静态QR码。这些代码可以分享,让不明身份的人使用它们来接收付款。中国人民银行警告称,QR码的可复制和分享性,已经让一些支付提供商得以逃避“了解客户”的责任,因为它们能够间接地为身份不明的商家安排支付。

新的规则限制每人每天使用静态条码进行不超过500元人民币(合76美元)的支付。对于尚未完成特定验证程序的条码支付者,额外的每日限额为1000元人民币或5000元人民币。其他规定堵塞了让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换取现金的漏洞。

支付宝和腾讯都发表声明,对新规表示赞赏。

“长期来看,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将受益,”上海八六证券研究(86 Research)的金融科技支付分析师Wang Hanyang表示。“费率不会下降,价格战很可能会淡出。其次,更多的小商家将从静态代码切换到POS终端,将商户锁定至移动支付生态系统。”

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