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做好防范全球金融市场...

中国应做好防范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准备

15758

全球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正趋于结束,这将改变整个全球资本格局。近一时期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开启了“高风险模式”,国际油价已跌至55美元/桶附近,较6月高位跌幅48%。随着国际油价自由落体式的下落,全球股市、债市以及汇市也不断上演“过山车”行情,局部金融危机很可能一触即发。

  作为资源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俄罗斯经济增速与油价走势高度相关。俄罗斯原油输出占财政收入60%、出口收入的90%,自今年6月以来卢布对美元汇率暴跌了40%,俄罗斯央行将基准利率由10.5%提升至17%(接近俄罗斯大型能源企业的贷款利率19%)。受油价暴跌,经济疲软、美欧制裁、货币贬值将致俄罗斯经济走入近20年的新低。在过去9个月内,俄罗斯已从一个2.1万亿美元的庞大经济体萎缩至西班牙或韩国的规模。

  倘若资本外流持续,俄罗斯外储消耗还会进一步加快。而主权债务风险却在持续上升,截至2013年底,俄罗斯外债规模已达7320.46亿美元,现有的外储水平恐怕很难覆盖巨额外债。即便当前俄罗斯大幅加息,并释放外汇储备,但短期内也难以扭转颓势。1998年国际油价暴跌俄罗斯债务违约和金融危机,并不排除历史可能重演。

  而风险还不止于此,国际油价暴跌不仅直接冲击俄罗斯卢布,巴西、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多个产油国的货币也随之受到重挫,特别是随着风险链条的逐步传导和扩散,全球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产价格动荡正在进一步放大。

  国际油价何以掀起全球金融市场风暴与“石油美元”有直接关系。自2009年以来,欧佩克国家的外汇储备暴涨了60%1.3万亿美元。如果算上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大国,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2万亿美元。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规模则扩大了80%,至4万多亿美元。而当前,石油美元大幅缩水,OPEC加上俄罗斯、挪威、墨西哥、哈萨克斯坦和阿曼等国,产油国总体减少的石油收入会远大于3000亿美元,这无异于对全球金融体系是一次重大的“抽血”。

  事实上,过去10多年来,石油输出国和生产国的大量“石油美元”都流入到全球特别是新兴市场当中,石油美元的流入提供为全球金融系统提供了流动性,刺激了资产价格上涨。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流动性投资(如国债、企业债券和股票)的“石油美元”达到5000亿美元的高峰,石油美元投资占新兴经济体GDP总和的26%,相当于这些经济体发行外债规模的21%。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报告,随着国际油价暴跌和石油美元的大幅缩水,预计新兴市场能源出口国今年在全球市场的净撤资额将高达80亿美元,这是18年来首次净撤资。

  另一方面,从全球金融危机的历史看,外围国家爆发经济危机与美元流动性涨落周期息息相关。如19791985年美元走强期间,爆发拉美债务危机,19952002年美元走强期间,触发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1999年的巴西金融危机和2001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元每次升值都使新兴市场遭到金融危机重创。

  当前,美联储退出QE,美元持续走强大大加剧了外围国家的市场风险,在这一轮全球金融动荡中,美元、美债再次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和“安全资产”,全球资本格局和资产配置格局正在发生重大改变,“跷跷板”效应进一步凸显。近期,新兴市场货币遭受重压持续走低。未来一年更多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央行可能升息,以对抗货币的急剧贬值,但收紧政策顶多只能延缓贬值速度,并不会改变趋势。

  过去三个月,衡量多个发展中国家货币兑美元汇率强弱程度的摩根大通新兴市场货币指数(JPMorgan EMCI)下滑8%128日一度跌至2000年开始编制该指数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彭博商业周刊》追踪20种新兴市场关键汇率的指数今年累计下跌10.2%。在新兴经济体增速普遍放缓的背景下,货币贬值无异于雪上加霜。不仅会加速资本外逃,也进一步打压经济,使许多以美元计价的新兴经济体债务上涨,并推升全球融资成本上升。其中,巴西、印度、土耳其等拥有财政和经常账户双赤字的国家受到的冲击较大。

  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中国是原油进口国、拥有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拥有高达20%以上的存款准备金,我国对冲外部风险的工具是充沛的。但近期的各项经济金融指标已经指向情况短期有恶化迹象,人民币汇率开始受到波及,出现持续贬值迹象;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高,地方债务偿还压力较大。因此,管控系统性风险,并做好风险对冲的时机极为重要,越晚操作需要付出的成本可能越高,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一旦2015年美国提前加息,新兴市场并不排除会成为新的全球风暴眼。中国应该联合其他国家做好高度防范危机冲击的准备,加固金融安全防护网和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必要时可考虑托宾税,实施资本管制,签订应急协议,并实施双边或多边货币互换以应对短期流动性和偿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