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与经济未必同步发展

慈善与经济未必同步发展

10667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慈善事业高歌猛进。尤其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公众的捐赠热情高涨,捐赠数字屡创新高。许多人由此乐观地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财富的积累,捐赠数字势必水涨船高,慈善事业必定迎来大发展。

近几个月在中国发生的两件事情,引人深思。

其一,去年6月底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中国红十字会在2011年接受社会捐赠降幅高达57.39%,而全国捐赠总量也低于2010年。尽管没有官方解释,但关心中国慈善的人都很清楚,这是郭美美事件导致的信任危机。郭是一个20多岁的女孩儿,她自称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并在网上公开炫耀奢华的生活。此事一时引起轩然大波,形容为中国慈善界的地震亦不为过。表面上看来这是一件由炫富引起的网民集体质疑,实际上却是长期以来中国官办公益机构透明度不够、管理不严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其二,去年7月21日北京遭受特大暴雨之后,市民对市政府号召捐款的反应。这场特大自然灾害造成78人死亡,190万人受灾,经济损失惨重。北京市民政局在网上发出捐款的号召,北京市也举办了几次募款活动,然而捐赠者多为国有企事业单位,个人捐赠者寥寥。尽管没有官方的统计数字,但从网络、微博上的言论来看,公众不仅没有表现出四年前救助汶川地震时的澎湃激情,反而充斥着对慈善机构的运行机制、政府如何使用善款等方面的质疑和不信任。

可见,一个国家的慈善发展尽管与经济发展有所关联,但并非同步发展,更非必然发生。如果政府不能做好该做的事情,如果慈善机构不能给捐款人满意的交待,那么公众就会对此丧失信心,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前不久,总部位于英国的慈善援助基金会(Charities Aid Foundation)发布了2011年世界各国的捐赠指数(World Giving Index)。该项调查向153个国家的15万名受访者提出三个问题:在过去一个月里,你是否向慈善机构捐过钱?是否为任何组织做过志愿者?是否帮助过需要帮助的陌生人?调查者据此计算出每个国家的捐赠指数。

调查结果令人颇感意外:前20位中只有5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前20的国家;前20位中有一半左右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公认的穷国,如老挝、斯里兰卡、尼日利亚、利比里亚、土库曼斯坦、圭亚那等。中国的GDP总量已雄踞世界第二,2011年人均GDP在全球181个经济体中排名第89,然而中国的捐赠指数仅列在153个受访国家中的第140位。这些数据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慈善事业的发展水平、公众的捐赠意愿与GDP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

把视线从中国转到新加坡。

其实,新加坡也面临类似的困惑。新加坡在金融、贸易、物流、旅游、宜居等方面的世界排名常年遥遥领先,如果按照人均GDP计算,可以跻身世界最富有国家之列。然而,在上述的捐赠指数调查中,新加坡却连续两年位列第91,与经济排名落差明显。

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新加坡的个人捐赠总额增加了两倍,达到GDP的0.3%,志愿服务参与率从15.5%增至23.3%,而美国每年的个人捐赠总额占GDP的2%以上,志愿服务参与率则有三至四成,差距也很大。如果回顾近年来相继曝光的本地慈善机构丑闻(全国肾脏基金会、明义法师、城市丰收等),如果回味近年来新加坡人对慈善机构的信心指数变化,便知新加坡的慈善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政府致力打造“区域性慈善枢纽”也绝非易事。

在2012年8月26日的国庆群众大会上,李显龙总理呼吁“大度包容打造友情家园”。一方面,他乐见“越来越多人捐款做善事,年轻人更是对于超乎本身的社会公益事业充满热情”;但另一方面,他也担忧“我们渐渐失去甘邦精神”,甚至大声疾呼“不要成为丑陋的新加坡人”。

可见,一个国家公益慈善的发展并非经济发展之后的必然结果,而是社会、宗教、经济、文化、道德、法律、教育、舆论、心理等诸多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应该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事业中来,共同营造有利于慈善发展的生态环境,一点一滴地巩固、提升公众对慈善机构的信心和参与慈善事业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