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35轮,中欧投资协定完...

7年35轮,中欧投资协定完成谈判

25104

(2020年12月31日,新加坡)12月30日,历经7年,共35轮谈判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终于完成,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欧盟领导人及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通过视频连线举行会晤。这次协定的敲定在2020年的结束之际给世界市场带去了一个新的转变起点。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视频连线,图源:路透社

中欧投资协定主要包含四项内容;首先是保证相互投资获得保护,尊重知识产权,确保补贴透明性;其二是改善双方市场准入条件;其三是确保投资环境和监管程序清晰、公平和透明;最后是改善劳工标准,支持可持续发展。

路漫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跌宕起伏

中欧投资协定在35轮的谈判历程中,一直在权衡的便是公平竞争的难题。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对允许外企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准入持谨慎态度,并对外企的经营施加了各种限制,这主要是出于对中国国内国有经济地位的保护。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的敲定,也就意味着双边贸易在透明度上的提升,而这对于任何一方而言都绝非易事。开放公平竞争所可能发生的一系列蝴蝶效应,都是难以全盘预测的。

其次,在市场准入上,双方一直都在为自身争取更多的投资准入权益,使得协定的战线不断拉长。欧盟要求改善中国在电信、计算机、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市场准入,而中方也在争取进入欧盟市场投资电力和其他能源行业的自由准入。

尤其是在疫情爆发之后,对于医药、生物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还有5G这个关键领域上的准入考量,双方都需要审慎考虑到底开放是带来共赢?或者只是将自己胜利的果实分给对方一半?

终求索:中欧投资协定意在何方

由于双方贸易状况的不匹配,在协议敲定之后,最大的收益将会是双方的投资的投资空间。2019年中国对欧盟出口金额4278亿美元,但直接投资仅占贸易额的2.5%,而欧盟同年对中国的投资金额为73.1亿美元,下降29.9%。

因此在该项协议的完成下,双方互相投资的举措将会流动起来,并创造更多的行业可能性。而在具体的新能源、环保、数字化和光伏领域,双方将有机会形成协同效应,并在全球形成较大的竞争力。

除了消除投资障碍,更重要的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在美国新任总统拜登上台和中美关系面临着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该协定达成有利于稳定中国和欧盟的关系。

因此,欧盟与中国的这一协议预计将与美拜登的新政府产生新摩擦。过去四年,从特朗普退出世界贸易组织,再到美国“关税大棒”打击或威胁欧洲盟友,美欧关系一直处在一个相对紧张的状态。而现在,拜登政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张罗和欧盟的有关合作以“拉拢”欧盟共同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