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我为人工智能“抛砖...

李开复:我为人工智能“抛砖引玉”

35195

中国人工智能知名专家、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最近在新加坡管理大学(SMU),用一段20分钟的演讲向人们讲述了人工智能产业在过去20年间所经历的辉煌演变,并预言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2023年超越美国。会后,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工智能先驱欣然接受了《时代财智》记者的专访,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变革的思考,并真诚寄语新加坡的未来。

文:张俊

图片来源:创新工场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数据就是经济发展的石油,而中国势必将成为人工智能界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李开复的这句话赢得了新大300多位观众的热烈掌声,这其中包括不少来新大只为一睹李开复演讲魅力的粉丝。

在会后的采访中,李开复向《时代财智》记者展开讲述过去20年间人工智能发展所经历的四波浪潮,即从1998年开始的互联网智能化(Internet AI)、2004年的商业智能化(business AI)、2011年的实体世界智能化(perception AI)以及2015年的自主智能化(autonomous AI)。

 

世界将出现人工智能双创新中心

在过去三年,中国各地掀起一拨人工智能热潮,从科技界、商界、各级政府机关开始,一直蔓延到各行各业,甚至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学习人工智能的知识。

每一拨浪潮运用了人工智能的不同能力,颠覆了不同的产业,都让人工智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加深入。李开复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拼图之一。

“中国有最勤奋的创业者,能找到AI应用的机会,催生大量的AI工程师创新,”他告诉记者中国具有庞大人口支撑起的海量数据,以及规模巨大的数据应用。中国的手机支付数据已经成为AI发展的燃料。

据近期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约是美国的3倍,点外卖的频率是美国的10倍,手机支付是美国的50倍,而共享单车的使用频率则是美国的300倍之多。同时,2017年,中国和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分别占世界人工智能总投入的48%和38%。

李开复告诉记者,中国政府正在致力于建设智能城市,让AI技术应用得更好。这是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巨大的系统性优势。

他坦言:“在基础研究领域,美国依然领先。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创国,美国在基础技术、科研人才积累方面,仍然处在领先地位。”

但他认为,目前已经不只是人工智能的研究时代。虽然AI在围棋等智力运动上战胜人类引发了媒体的关注,但在现实中,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仍然处在早期阶段。相关技术正在应用进入其他领域。

“人工智能应用的时代已经到来,而全球在AI方面展开的竞争,实际上是在比赛谁能在应用层面做得更好。”

他认为在技术突破上,美国会继续领跑。在接下来的20年中,有可能看到美国会持续不断地突破,但过去美国是世界上单一的创新中心,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后,世界上将会出现双创新中心,这会进一步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

很多事儿机器做不了

李开复被公认为中国乃至世界人工智能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专家和风险投资人。1983年他从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90年代,李开复曾在苹果公司交互式多媒体部门工作,任副总裁,后来转投硅谷图形公司(SGI)公司工作,担任互联网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Cosmo软件公司总裁,主要负责多平台、互联网三维图形和多媒体软件的研发工作。

1998年7月,李开复加入微软并在中国创建并领导微软中国研究院,带领开展以新一代多媒体、用户界面和信息处理技术为主要方向的基础研究。他于2000年担任微软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副总裁。2005年7月,谷歌宣布在中国设立产品研发中心,李开复负责其中国研发中心的运营,并担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和大中华区总裁。

这位有着35年科技界资深经验的专家,他对人工智能的未来有着独立的看法。

“如果人们把视野再放大一些,人工智能给整个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巨大的财富和高效的生产力,同时还可能带来巨大的破坏,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撕裂,对全球经济展开前所未有的冲击,” 他认为人工智能对社会的最大冲击就是可能会带来大规模的失业。

李开复告诉记者,就像工业革命替代了许多农业时代的工作一样,人工智能来临后,例行性的工作将被取代。新的世界秩序必须通过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社会契约,解决这个问题。

“无论你身处何地,都有可能失去对自己命运的掌控,不过,我仍然对未来表示乐观。” 然而,李开复也认为,有很多需要同情心、激情的工作,短期来看都是机器做不了的。那些特别需要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依赖互动的岗位,比如护士、教师、医生等等,更不容易被机器替代。从长远来看,AI赋能医生、律师等行业后,反而会带来更高的生产率。

图片来源:新大

他相信如果有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多的解决办法,未来还是有很多希望的。他建议社会多加关注劳动技能的再培训,以及劳动福利的提升,更好地利用机器的能力盲区。

为具体说明不同工作在今后的10到15年内可能倍人工智能替换的概率,李开复分享了一个创新工场近期参考了牛津大学 (Oxford)、麦肯锡 (McKinsey & Company)、普华永道(PwC)的预测数据后,结合自己的分析,给出的一个人工智能时代“365种工作消失概率”报告。报告显示,电话销售员、打字员、过秤员最容易被替代;而人工智能研究员和创业者的工作拥有“最强的免疫力”。

另外,在李开复最近出版的新书《AI·未来》里,他和读者分享了自己关于面对已经磅礴而至的人工智能革命,国家、企业、个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安稳地跨过危机,迎来繁荣;人生而为人的意义又是什么等深度问题。

他说:“我希望抛砖引玉,让全世界的读者一起思考,提前做好准备。”

新加坡具备关键优势

李开复鼓励年轻人敢于创业。他于2009年9月创办了天使投资公司创新工场。创新工场的投资方向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 文化娱乐、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其基金来自全球顶尖的投资者,目前共管理四支美元基金和两支人民币基金,总规模超过130亿人民币。

虽然李开复的创新工场目前还没有在新加坡开展业务,但他表示一直关注新加坡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和智慧国计划 (Smart Nation Initiative)。

他注意到新加坡在多方面所做的努力,比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方面,新加坡除了实行政策控制拥车情况,也采纳智慧科技交通方案;在完善医疗方面,新加坡采纳数码服务平台和远程监督技术等,为年长者提供医疗服务;在维护公共安全方面,新加坡测试了视频监控系统,探测犯罪活动;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新加坡实施公开数据库、鼓励创新等一系列战略。

另外,李开复也表示,新加坡还具备发展人工智能的两项关键优势,即拥有亚洲一流的高等学府和同中国源远流长的关系。人才优势是发展创新产业的先决条件,无论是美国硅谷还是中国北京,都极具了最优秀、最充分的教育资源。同时,新加坡长久以来推崇的华文教育,和中国频繁的人员与经贸往来,以及在亚细安的重要地位都将助力新加坡发展人工智能,实现智慧国的建设。

“当然,中国的大数据并不能被新加坡直接采用,亚细安的数据来源也复杂多样,但新加坡还是比其它国家更具有优势。”

李开复认为AI的核心是数据,数据越完整,以AI为核心的管理系统就会越“智慧”。因此要实现智慧国,国家需要开发一套互联的、综合的方案,将能源与出行、政府管理与医疗健康、教育与环境等过去一个个孤立的领域联接起来,从而建立涵盖市民生活各个领域的整体智慧城市战略。只要继续努力,在AI技术的帮助下,智慧国、智慧城市一定可以实现。

李开复简介

图片来源:创新工场

李开复(Kai-Fu Lee), 于1961年生于台湾,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在苹果、SGI、微软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担当要职,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的发明者,被公认为中国乃至世界人工智能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专家和风险投资人。

而他个人经历的一段病患,更让他意识到人生和事业的关系。2013年9月,李开复被查出患淋巴癌,他亲自发微博证实了自己的病患:“世事无常,生命有限。原来,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 但这没有夺取他的斗志和对事业的追求,他以积极的心态与病魔抗争。经过了17个月的治疗后,李开复于2015年3月正式复出,继续投入创新工场的事业。

李开复热衷于同公众交流,常常鼓励年轻人做人要有诚信,不要安于现状,要不断追求卓越。2018年9月,他撰写了一本名为《AI·未来》的新书,对中美两国的人工智能进行了广泛的对比,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和相关商业方面的问题,对于中国人工智能将如何演变进行了生动描述。